“以前觉得耳鸣没法治,现在科技让我们看到了盼头!”姜先生(化名)5年来被耳鸣折磨得彻夜难眠、情绪烦躁,直到近期在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接受了P300脑电检测,才找到对症方案。耳鸣,这种被视为“疑难杂症”的顽疾,正随着P300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,从经验医学向精准医学转变。
看不见的耳鸣有了“可视化指标”
“传统治疗就像给所有感冒患者开同一种药。”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耳科副主任、耳鸣专病门诊主任、耳鸣综合疗法2.5团队专家姚国志坦言,过去医生判断耳鸣严重程度主要依靠患者的主观描述,往往导致治疗方案“千人一面”,“就像给模糊的靶子射箭,命中率自然不高。”
P300技术的出现,让看不见的耳鸣有了“可视化指标”。检测时,患者只需佩戴轻便的脑电传感器,在安静环境中聆听一系列经过特殊设计的声音刺激。当大脑接收到这些声音信号时,会在300毫秒左右产生一个特征性的脑电波变化,这就是P300波。通过精密仪器捕捉并分析该波形的潜伏期(信号传递速度)和波幅(神经反应强度),就能客观量化耳鸣对患者的影响程度。
“当检测到P300数值大于276ms(靶刺激4kHz,标准刺激1kHz),考虑耳鸣对患者造成干扰。数值越高,意味着耳鸣对患者的心理干扰越严重。”姚国志主任解释道,临床中P300可以发挥“测谎仪”的作用,能够迅速甄别需要抗焦虑治疗的重症耳鸣患者。
“量体裁衣”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
在耳鸣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环节,P300技术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“以前调整用药得等患者反馈‘好点了’或‘没变化’,现在看P300报告就像看体温表,剂量增减一目了然。”姚国志主任表示,南京仁品对于初诊的耳鸣患者,会进行P300、纯音测听、声阻抗、耳鸣心理声学检査、量表调查等专项检查,便于临床鉴别诊断,给出有效的治疗手段,同时在治疗后再次进行P300检查,根据结果判断患者情绪价值体现及心理方面变化,为后续治疗提供非常有意义的参考价值。
从刚进诊室时迷茫无助地描述症状,到拿着P300报告与医生探讨治疗方案与进展,随着P300技术在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的深入应用,越来越多的耳鸣患者从中受益,在精准诊疗方案的帮助下,耳鸣症状得到有效缓解,生活质量大幅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