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病科普
掏耳屎的正确打开方式
| |
  在医学上称“耳屎”为耵聍,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正常分泌物与灰尘、皮屑混合而形成的。
  耳屎分为“干性”和“湿性”两种。部分人是干性耳屎,呈片状存在于外耳道内,人们称之为“干耳”。也有一部分人耳朵油脂分泌旺盛,耳屎比较粘稠、看起来颜色比较深,油油的,有的会流到耳外,这就是我们俗称的“油耳”。
  需要注意的是,无论耵聍是干性还是湿性,都属于正常现象,是由遗传基因和饮食习惯决定的,不需要过多在意。
  耳朵痒,并不一定是因为耳屎太多,也可能是耳屎太少。因为耳屎有一定的抵抗细菌、真菌的作用,如果把它们消灭太干净,细菌反而容易趁机而入,有些耳朵痒就是由真菌感染造成的。就是说耳道内有它自己的菌群生态平衡,人为地去干扰就会打破这种平衡。
  另外你掏耳朵时还可能引入新的种类的病原菌,比如手不干净就乱掏或者抠完脚(有脚气)再挖耳朵,都可能会被真菌盯上。一旦感染了,最好及时到医院做检查。
  首先,棉签头部的体积偏大,会把一部分的耳屎怼向耳道深处,容易给一些偏大或偏硬的耳屎创造了“扎根”的条件,日积月累,反而有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。
  另外,有些木杆棉签做工低劣,掏耳朵时容易出现棉球掉落、杆部折断在外耳道里,这在耳科门诊是常见的外耳道异物类型,使用前最好小心分辨。即使没有断裂,棉签上的棉絮落在耳朵里,还可能感染导致外耳炎。
  鼓膜仅有0.1毫米厚,负责扩发音量、增强听力。如果掏耳朵时一个手抖捅破了,损伤面积小还好说,一到两周就可以自然愈合;如果鼓膜穿孔面积大,又出现了中耳感染,必然会影响听力,造成听力下降,但不会完全导致失聪。
  要提醒的是,除了掏耳朵会“误伤”鼓膜,过大的音量、大力的扇巴掌或外力撞击等原因都可能伤害鼓膜。
  忠告广大“掏友”:在正常情况下,耳屎会在我们说话、吃饭、打呵欠时,随着嘴巴的张合,自个儿偷偷“溜走”!所以不要没事掏耳朵了。
  仁品小课堂
  一:
  尽量别用指甲、发卡等坚硬锐利的玩意儿掏耳朵。“忠粉”实在戒不掉,建议选用幼儿专用的双头棉签,这种棉签体积小、棉花紧实、不易折断;
  二:
  掏耳朵的不要好多人公用,以免细菌交叉感染;
  三:
  掏耳朵时候一定要注意周边环境,建议确保安全下再进行;
  四:
  如果出现耳内出血,尽快找耳科医生检查,不要随意向耳内滴药。
  仁品小贴士
  当耳朵确实痒得难受,或者有耳屎堵住了、流脓流水时,不建议自己在家进行清洗,需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处理。医生会快速判断你的耳朵是否堵塞了,是否需要冲洗。
  清洗时过程并不痛,要保持放松,只需几分钟,你的耳朵就能安全彻底地被清理干净,而且你会惊讶地发现听力更好了呢。
025-57888888
关闭